圓夢系列-森巴鼓
〈公益服務季刊 104 號〉人人都可學|找舞台 給孩子自信
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
南投潭南國小加上幼兒園共 125 名學生,全都是布農族人,其中 8 成是弱勢(含中低收入戶、單親、隔代教養),家長多為打零工維生,收入不穩定,也難照顧小孩,還好是原住民重點學校,可以全額申請課後照顧經費,把學生留在學校學才藝、寫作業。
森巴鼓社
校長李岱恩說,學校社團中,音樂類只有合唱團,入團前要學樂理,對偏鄉孩子來說門檻很高,但打擊樂是只要勤練就可以學會的樂器,因此 8 年前向世界和平會申請經費成立森巴鼓社團,全校學生都可以入團。
簡亞帆 6 年前分發到潭南國小,負責陪學生每周練兩次森巴鼓,他是花蓮長大的原住民,知道對有些部落的孩子而言,樂器只存在於電視節目、教堂裡,森巴鼓社團是唯一可以學樂器的機會,所以學生都珍惜,也很在乎每次上台表演。
李岱恩說,很多弱勢生眼光只侷限在部落裡,所以他把握帶學生上台機會,從南投燈會到青商會會長交接典禮,都曾是他們表現的舞台,「學生從練習中建立自信、看到自己的天賦,也習慣被看見」,才能激發出「想要自己變得更好」的念頭,讓自己有機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。
〈完整季刊內容:世界和平會公益服務季刊 104 號〉
留言
張貼留言